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由于病毒外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其外膜上有明顯的棒狀粒子突起,看上去像一個皇冠,故因此命名為“冠狀病毒”。目前所知,冠狀病毒只感染脊椎動物(如人,貓,鼠,豬,蝙蝠,禽類等)。
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至今人類共發現大約16種不同的病毒株,其中有7種能感染人類,分別是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非典型肺炎)、MERS-CoV(中東呼吸綜合征)和2019-nCoV(新冠肺炎)。前面四種可引起感冒癥狀,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相對“溫和”,后三種毒性強,傳播快,屬烈性傳染病。
新冠肺炎:
2019年12月8日,武漢衛建委通報首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發病,新冠病毒首次進入人們視野。由于當時信息太少,人們還未認識到這是一種新型傳染病毒。隨著類似患者不斷增多,醫護人員相繼上報病例。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對其進行研究,獲得病毒毒株和基因組序列。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